一份任正非簽發(fā)的電子郵件刷爆了朋友圈。
這份郵件的內容是,華為對八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,這八名員工均為博士學歷,其中兩名員工的年薪為182萬-201萬元,還有兩名員工的年薪為140.5萬-156.5萬元,另外四名員工的年薪為89.6萬-100.8萬元。
這些博士的年薪超過了許多上市公司的高管,讓一眾網友發(fā)出了“我要考博”的驚呼。而豐厚的薪酬背后,更閃現(xiàn)著華為的雄心。
任正非曾坦言: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-30名天才少年,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范圍招進200-300名。這些天才少年就像“泥鰍”一樣,鉆活我們的組織,激活我們的隊伍。未來3-5年,相信公司會煥然一新,全部“換槍換炮”,一定要打贏這場“戰(zhàn)爭”。
前些天去華為松山湖基地學習和參觀,深深感受到了這家企業(yè)的“雄心”。任正非所說的“戰(zhàn)爭”,既植根于現(xiàn)實,更著眼于未來。
在一些學者眼中,人類社會正處于第四次工業(yè)革命前夕,而華為則是全球矚目的“技術高地”。某種意義上,華為不僅正帶領著中國向前跑,未來更有可能帶領著世界一起向前跑。
這樣的領跑是艱難且孤獨的。說艱難,是因為在聚光燈下前行,險灘、荊棘密布;說孤獨,是因為前路尚未可知,很多時候是行進在“無人區(qū)”,容易懈怠與迷失。
華為心中的夢想,已經超出了簡單的利益最大化,它要引領或者說創(chuàng)造一個時代。高薪攬才,只是這分雄心的一個倒影。
華為人收入很高,但工作和生活很“苦”。比如華為員工需要常年在海外奔波,婚戀、子女教育都是大問題;需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激烈的內部競爭……單是一個“錢”字,恐怕還不足以解釋是什么在激勵一個近20萬人的團隊嗷嗷叫地向前沖鋒。
在華為學習時,遇到一位老師,這位老師從前是研發(fā)人員,后來轉崗做培訓。他有點口吃,話說快了就結巴。按理說,一個有口吃的工科男是不大適合做培訓的,但從他身上,你能感受到一種信念和堅持。
一家有錢的企業(yè)令人羨慕,而一家員工眼中有光的企業(yè)則令人尊敬。